金管局介入壓抑港元匯價



在投資者對環球經濟恢復信心的情況下,「熱錢」流入香港致港幣幣值被推高,在兩星期內,香港金融管理局 (“金管局”) 在兩星期內曾七次入市干預港幣幣值。在11月1日,金管局在外幣市場賣出23億港元,因港幣幣值曾數次升至聯繫匯率容許的上限。

香港自1983年實施聯繫匯率,港幣與美元掛鈎在1美元兌7.8港元的匯率,2005年美元兌港元匯率區間被設在7.75至7.85,而金管局在匯率升值/貶值至容許上限/下限時,必須作出干預購買/售出港元,以維持港元匯率。

金管局預期港元的淨流入將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為投資者持續在香港及中國尋求投資機會;它更補充說美國聯邦儲備局的第三期量化寬鬆政策使對港幣的需求有所提升,也同時帶動區內對其他貨幣的需求。金管局將密切留意情況,致力維持港元匯率的穩定。

聯繫匯率有助穩定港元的匯率,但卻使香港失去了對貨幣政策的自主權,香港的貨幣政策基本上被逼與美國同步,而不是根據香港的經濟環境作出調整。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是否有必要作出轉變,則有待觀察環球經濟的發展狀況而定了。

相关事务所
Related Countries / Jurisdictions
Continue Reading
No items found.